
沿著神祕地址羅斯福路六段142巷走到一座橋頭,會看到一整排漂亮的彩繪牆。
「大富翁?」
「可是...要怎麼玩啊?」

可惡......好簡單啊!但是一個人時,只能左手跟右手猜了嗎?!(〒︿〒)
沿著這面牆繼續往前進,可以看到許多景美週邊的各大景點,直到走到景福街120號,會看到一座敞開的大門,柱子上掛著的木製招牌寫著「新建工程處養護隊第六分隊」,不過再更往右邊看去,便會發現這個地方其實是「新建工程處養護隊第六分隊月租停車場」。

什麼!這麼大片土地竟然是停車場?而且只停30輛?!
掐指算算,這個第六分隊兼停車場的空間面積約有1.478公頃(約3025坪),大概是1.5個400公尺的操場大小。
除了開放停車外,在緊急危難時刻,這裡會變成景美救災圈的臨時醫療據點,而現今主要用途還是拿來辦公、停放工程車及堆放物料,平常則由新建工程處養護工程隊的第六分隊使用。
若從來時處的另一個方向的紅磚牆繼續前進,則會走到營建署的材料實驗室大門,站在大門,便能感受那深不可測的神祕氛圍。

這麼一大片的土地,從地圖上看起來像是個三角形,但是,這塊土地在此之前是長什麼樣呢?
由於位於河邊,有著交通便利、取水方便的前提條件,所以曾經是景美屠宰場和私娼寮所在,畢竟這裡可是靠近溪仔口渡船頭,曾經是景美商業街的發源地呢!
後來則因為第一區養護工程處設立於附近,為了加快修復道路的速度,於是這裡便搖身成為瀝青拌合場。
![]() |
1972年,台北航照圖,可看到瀝青拌合場的面積之大,並不止於紅磚牆這一側,過馬路的對面,亦是拌合場的範圍。 |
![]() |
1979年,臺北市都市計畫分區使用圖。 |
瀝青就是柏油,也是石油精煉過程中的產物。大家說的柏油路,便是指用於鋪路的黑色油狀物體「煤焦油」所鋪設的路,但因煤焦油對健康有所危害,許多國家已禁止在道路工程中使用煤焦油,不過,因為約定俗成的關係,目前大家依然習慣把瀝青路稱作柏油路。
而拌合場便是將可以製作柏油路的各種材料,像是級配粒料、碎石級配、瀝青膠泥、骨材、石粉等,根據非常高深的化學配方拌合成我們看到的黑色柏油。
由於拌合場的材料會塵土飛揚,造成汙染,使當地居民很不滿,大約在七零年代遷移後,便轉成如今的樣貌。
海外有個百慕達三角洲,景美這裡的停車場三角洲,這個幾乎是河岸第一排的地點,不知道還能夠如何運用呢?
![]() |
此三角洲上部由營建署管理,下部則是由市府管理。 圖片提供:文山Hub |
作者:Harlem Chen、Lily Cheng
編輯:河小編
資料來源:文山學、什麼是瀝青、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、小世界、公民新聞、景美次分區發展議題PPT、文山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PDF
0 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