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說文山區鄰山近水,但要在平坦的市區看到這樣的一片廣大綠意,除了學校外,還有哪裡有?
位在景華街與景興街交叉口的景華公園,不論是在早晨或傍晚,都有許多文山區民眾前來利用它,練習慢跑、休閒散步、玩耍遊戲。當然,除了作為運動、休閒之用,景華公園下廣大的停車場也是到開車族前往景美市場一帶的好朋友。
那麼,為什麼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,怎會出現偌大一塊綠地作為公園?而在成為公園之前,它的前世又是什麼樣貌?
把時間快速地倒轉回清朝!
這時的景華公園是一帶田園,然後有一彎清淺從此穿流而過,那,就是雍正、乾隆時代來台的漢人們開發出來的灌溉設施「霧裡薛圳」。
![]() |
在1904年明治臺灣堡圖上,可以清楚看到當時的景華公園,是一片農田。 |
可霧裡薛圳是雖是當時重要的灌溉設施,但到現在,多數人早已忘了它的存在,時常把它誤認為「瑠公圳」。
認真說起來,霧裡薛圳與瑠公圳相比,不論是建築年代、取用水源、管理人可都大不同喔!
由於史料散佚不全,目前能找得到最可靠的根據,是日本時代留下的史料《瑠公水利組合概況》。
![]() |
1939年,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 |
想來正是因為與瑠公圳平行的那一段,才讓大多數人對他有所誤會吧!
![]() |
左側為瑠公圳,右側推測為霧裡薛圳。 |
而這浪漫田園風光究竟一路維持到什麼時候呢?
![]() |
1974年,航照影像 |

但是,事情從來不是政府設定的那麼簡單,這塊地竟不可思議地直到1973年都還是一片田地!更不可思議的是,短短四年後,它1977年竟搖身一變,變成一片水泥柏油路──汽車教練場「良友教練場」,這還是許多老景美人的回憶呢。
![]() |
1977年,台北市街道圖 |
不過,仔細看看景華公園,它在文山區和其他公園是很不一樣!
這個特殊的頭銜是在2001年才加冕於它,也就是「防災公園」。
這是全台北市只有12個公園擁有的特殊榮耀。
說起來,正是因為921大地震,激起了全台灣重新檢討防災的措施,台北市參考日本政策設立了「防災公園」,而景華公園便是那12分之1,擔負起了文山區遇到災害時的避難收容地點與防災演習的重要職責。
它可提供「維生功能」,能進行「短期收容」,還能提供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的設施及安全維護管理,與一般的公園只能集合避難可大不同!其中有些特別的設施也值得大家稍微注意一下,當你的手機沒電,景華公園的風力太陽能路燈儲電座上有USB插座,可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幫你充電喔!
所以,下次來到景華公園,不妨在慢跑、遊戲、停車、散步、幫手機充電之外,也對它偉大的頭銜致上一分敬意,或是,試著在心中快轉歷史的時鐘,想像自己在這裡練習開汽車、或讓眼前浮現一片尚未都市化的田園風景。
作者:Yuci Chen
編輯:河小編
0 意見